Friday, September 13, 2013

永續風能,從苑裡出發 台灣環境草根力量論壇記錄
場次二 風力發電與台灣再生能源政策現況與展望:徐瑋克(梅翠風力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

【台灣風力發電發展面臨的制度問題】

徐瑋克指出,針對風力發電,可從3面向進行探討,分別是:風力發電的能源政策面向、風力發電所產生的安全問題、未來產業發展空間。
首先,從風力發電政策面向來看,依能源局「能源供給」統計,直到民國100年,台灣仍有98%的能源依賴進口,太陽光電跟風力發電仍僅佔總能源供給的0.11%,代表這10年來的發展有限。這樣的結果從一些分析報告就可以看出些端倪,如民國92年的「國政分析報告」就不斷強調風力發電穩定性差影響其便利性與普遍性,但類似的評估通常都是與歐洲風力發電的發展條件對比,壓縮了台灣再生能源找出適合台灣的發展方式的空間。政府雖表態發展再生能源,卻又以各種理由反對再生能源的發展,這在政策的實行上相當矛盾。

2011年台灣能源供給表
接著,關於安全,在美國就曾發生過風機塔架彎曲直接倒在路面的狀況,而在台灣葉片破損、飛出去也都曾發生過。由於風力發電廠商的投資都是為極大化發電量、極小化發電成本,安全距離的設定取決於廠商願意投入多少人力與資源來維護風機,確保其安全性。我們與其簡單地將目前的風力發電視作為「再生能源產業」,不如把它視作為「金融業」,資金來源與利潤才是決定興設與否的最關鍵因素。而當利潤與維護成本牴觸時,廠商是否可存活才是最優先考量。
即便業主跟風力發電機廠商不斷保證,風力發電機(尤其是Enercon的風機最佳)只要適當維護跟保養就一定安全,問題是誰能夠確保風機是在適當維護的情況下運轉。在台灣,能源局只需發第一安全執照,後續20沒有必要再去驗證設備是否跟安裝時的條件一樣。但若以歐洲而言,風機每2-4需要由第三方監督、定期查核,如果查核過程出現問題,該風力發的購買者可於隔年拒絕履行契約。此外,對於金融機構而言,若風機的安全堪慮無保險公司作保,會拒絕貸款給該公司。這些都可說明,事實上「安全」是風力發電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,只是台灣忽略了這一大區塊。

2 各風機生產商比較
最後,就產業面向而言,至今台灣仍沒有風力發電產業,只有風力發電業而已。如台電採購規範要求30%在地採購,結果在地採購的都是中鋼的塔架,但最重要的『大型法蘭』卻是向韓國採購,所有風機也都採用進口設備。在未來海上風力發電台灣又將面臨更大的挑戰,我們對海的了解少、設備更加巨大化,台廠更無能力生產、從業人員如何在海上工作如何逃生,這些問題都更將限縮台灣風力發電產業發展。